“蛋烘糕,成都小吃。早年好像只有兩種口味,甜,與咸。甜味就只是簡簡單單的白糖芝麻餡,而現在,有口味繁多,奶油,巧克力,各種果醬。。。不一而足。三眼小火爐,火力依次遞減,三口小銅鍋。老板拿起最小火力爐眼上的小銅鍋,將另兩口鍋依序移到空出的爐眼上,再用小竹簽將手中鍋里的蛋烘糕一劃,放上餡料,對折,出鍋。再擦一擦鍋,舀入一勺面糊,放回到剛才空出的最大火力的爐眼上,而最小火上的那份蛋烘糕又該出鍋了。手法嫻熟,頗有節奏感。
最有特色的,是那三口小銅鍋,兩個長耳朵把手,鍋底中央向上略凸。面糊舀在上面會自然地向四周流淌,而烘烤完成的蛋烘糕則會形成略微厚實的邊緣。此鍋難尋,只能用平底鍋替代。然而,最小的那口平底鍋也還是嫌它大了些。忽然就想到了那只小奶鍋。鍋底大小似乎正合適。餡料就用最現成的紅豆沙,符合懶人懶性。
平底鍋也好,小奶鍋也罷,沒有辦法去形成蛋烘糕那略帶厚實感的邊緣,折疊,重合在一起的兩個半圓周看起來特別單薄?;鹆孟窈荜P鍵,或許那是棕黃色表皮的決定性因素。努力嘗試,結果成敗各半。。。。味道?其實早就忘了當年的味道。。。。”
用料:雞蛋1個,水70克,酵母1克,面粉70克,鹽少許,紅糖7克,白糖10克,紅豆沙適量
將酵母用水溶化,
打入雞蛋,攪拌均勻。
倒入,糖,鹽,粉。
攪拌成均勻面糊。蓋上保鮮膜靜置1-2小時。
至面糊出現小氣泡。
平底鍋刷薄油,
舀一勺面糊,在鍋底攤開,
中小火,烙至表面凝固成熟。
放入適量紅豆沙,
將餅皮鏟起,對折。
出鍋。
面糊靜置醒發時間需根據氣溫實際情況酌情調整。
煎烙時火不宜太大也不宜小,太大易糊,太小不易成色。
餡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變化。
蛋烘糕的討論
北京宮品
[隨意吐槽]不錯美味啊
暮色影子
[隨意吐槽]好香??!做的漂亮!
靜川(來
[隨意吐槽]好誘人的
Smile154
[隨意吐槽]我做的為什么要爛呢
尼莫(來
[隨意吐槽]表皮脆嗎
可可卷
[隨意吐槽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