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三黃雞內外洗干凈
2.煲一鍋開水,水里放入兩片姜
3.把洗凈的雞整只放入沸水里汆掉血水
4.取出汆燙后的整雞
5.重新煲一鍋水:倒入米酒半瓶約125ml、下大蔥、姜片和兩小勺鹽,煮沸
6.放入整雞,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6分鐘
7.熄火后用原湯浸泡,待其自然冷卻
8.準備蔥油:洋蔥1個、大蔥1根半、姜切絲
9.鍋燒熱,下油,油量要多些,最好能蓋過材料的三分二,小火慢慢加熱至材料的水分蒸發完,嗅到濃濃的蔥香味,材料開始焦黃即可熄火
10.夾起鍋里的材料,只留熬好的蔥油
11.倒入花椒爆香,用一小碗調勻:蠔油、鹽(可多些)、糖、雞粉、醬油、加一勺剛才浸雞的雞湯,倒入,煮沸,最后倒入花椒油,這樣就制成了蔥椒汁
12.取出涼后的雞,改刀成小塊擺好盤,撒上大蔥絲,淋上蔥椒汁即可
1、蔥椒雞,用浸雞的手法,浸出嫩滑的雞肉,加上自制蔥油,味道雖有別于白切雞,但口感卻毫不遜色的。
2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“浸雞”。
浸雞是雞的料理手法之一:用煲滾的姜蔥水,加少許鹽,然后整雞放入,轉小火用蝦眼水浸熟整只雞。所謂“蝦眼水”,就是在水滾開之后將火收小。直至鍋底冒著一串串如蝦眼大小的小汽泡,這個是浸雞一個重要技巧。
用姜蔥水加少許鹽,用以浸雞,可以防止雞的鮮味流失于水中,如何單用開水,浸出來的雞會鮮味盡失。就像廣式老火湯,先慢火煲好湯,喝時再加鹽,食材的鮮味在煲的過程中全部轉移至湯中,湯固然好喝了。所以,加鹽可盡可能地鎖住肉的鮮味,姜蔥水可增添雞的香氣,這是浸雞的又一重要技巧。
浸對時間、浸對溫度的整雞,外皮不破損。肉不露。雞皮的紋理畢露。而半透明吹氣欲破的紋理下。更可隱隱的看到鮮嫩的肉質及金黃色的雞油!
3、俗話說:好雞要有靚豉油!食材再好,也要用對調料,才對得起這靚雞呀~,今天伴雞同吃的是自制的蔥椒汁,要做蔥椒汁,先熬蔥油,所以我今天的題目是:蔥油,是這道菜的靈魂,并沒有擴大其辭哦。
4、蔥油是整個醬汁的“底氣”,除了今天搭配花椒制成的蔥椒汁外,它的用途還是很多的,粵菜中的“蔥油撈*”菜式,就是很好的例子~可見博文:夜游荔枝灣,品味“住家”粵菜篇!可以回家照樣拷貝,作出好吃粵菜不是夢想哈。還要補充一句,好像現在超市也有蔥油賣了,嫌動手麻煩的,可到超市買一瓶哈!
5、熬煮蔥油,用的食材是帶甜味的大蔥和洋蔥,所以,到最后做蔥椒汁時需放入多一些的鹽和醬油,才會帶起整個醬汁的鮮味來,嫩雞加靚汁,不好吃都難。
蔥椒雞的討論